
3月31日,猿輔導在線教育公開宣布完成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,刷新我國在線教育單筆融資紀錄。
疫情發生以來,餐飲、購物、旅游、線下娛樂等行業受影響較大,發展步伐放緩。但與之相對應的,生鮮配送、在線教育、遠程辦公、在線醫療等新型“宅經濟”一派火熱,發展迅猛。受到政策加持和市場需求暴漲帶動的“生活服務+”,更是吸引了眾多投資機構駐足,成為當前經濟發展中的一抹亮色。
服務業數字化進程加快
隨著疫情逐步穩定,向先生迫不及待想要進行一次全屋大掃除。他從蘇寧幫客預約了全屋消毒殺菌和3件家電清洗套餐。很快,蘇寧幫客工程師全副武裝防護嚴密上門服務,2小時后完成各項消殺清洗。
疫情期間,異軍突起的“宅經濟”為經濟注入新活力,消費方式的轉變、到家服務的升級等已經成為大勢所趨。
《微信戰“疫”數據報告》顯示,疫情期間,多場景“無接觸”服務激增,到家業務、在線教育、在線問診等線上服務需求暴漲。醫療類小程序用戶增長了347%。教育類小程序累計訪問1.3億,同比增長82%。4000萬車主使用“無感支付”實現“碼”上出行。微信“復工者聯盟”大數據顯示,環比2月上旬,3月上旬小程序點餐增長322%。
同時,疫情下“停課不停學”,讓在線教育再度成為關鍵詞。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,關鍵詞“在線教育”的搜索指數從1月17日的300增長到2月10日的4982,近30天也維持在1000左右。“網課”搜索熱度更是直線攀升,環比上漲1891%。
作為數字經濟新業態的重要組成部分,“互聯網+生活服務”在穩就業方面彰顯巨大潛力。疫情期間,58同城開設線上 “靈活用工專場”、“配送招聘專場”,并啟動免費視頻面試、直播招聘等功能,為中小微企業和農民工求職者搭建極速招聘通道。此外,聯合順豐、京東、德邦等6000多家企業提供多元化崗位,滿足節后返城擇業需求。3月16日至22日,求職需求同比上升39%。其中,交通運輸與倉儲行業求職需求分別同比上升87%、83%。
業內指出,疫情催化服務業數字化進程加快,依托互聯網平臺優勢,更大的生活服務業藍海正在開啟。此外,雖然一二線城市仍是消費主力,但三四線城市正在成為新興的“宅經濟”消費力量,“互聯網+生活服務”的下沉趨勢逐漸顯現。